2023年12月25日,由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同济大学社会科学前沿讲座第82讲在同济大学衷和楼1802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台湾大学讲座教授石之瑜作题为“国际关系理论与多元普世观”的主题演讲。本次讲座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门洪华院长主持,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师、博硕士研究生50余人参加此次讲座。
在本次讲座中,石之瑜教授系统讲解了国际关系理论与多元普世观的发展及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中国与西方既有研究进行比较,石之瑜教授对“多元普世观”进行了基本概念的阐述,并对其进行纵向历史梳理及横向案例比较。
首先,石之瑜教授通过对中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横向对比,阐述理论之间存在的隐性矛盾。石教授指出,尽管非西方地区一直在宣扬本土文化,但当失去了西方的理论与概念,所有非西方理论都面临着理论立足点的动摇。因此,当前学界面临着西方理论重新“中心化”的现象,西方理论逐渐变成理论互动的基点和平台。由此,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正在面临一项重大的挑战,即在脱离西方理论的情况下,如何阐述中国理论与故事。此外,尽管同为中国学者,许多人对中国文化与中国学派的理解却不尽相同。基于上述情况,石教授提出“Unlearning”的全新概念。他认为,正如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他者的文化,他者也无法完全理解我们的文化,重要的是两者之间如何意识到对方的存在并和平共存。
其次,石之瑜教授对“全球南方”和“第三世界”两大概念进行辨析,认为全球南方是对第三世界概念的修正,指出“全球南方”不应该仅使用国家和地域来定义,这一概念既不专指亚非拉地区,也不特指某一个体,而是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加以框定。具体而言,“全球南方”是在全球视角下,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剥削和附属关系的关系网络,在这一社会网络中既存在殖民者又存在被殖民者,二者之间通过互动来加深或改进这一关系,不同的身份和角色也可以发生互换。通过这样的界定,每个国家的身份都被重新塑造,例如:传统西方国家在身份认知上既存在殖民者身份、也可能存在被其他西方国家殖民的被殖民者身份。由此,“全球南方”改变了人们的普遍认知,对“西方”与“非西方”的世界二分法进行补充与完善。
最后,石之瑜教授对国际关系理论多元普世观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归纳。他强调,从建构主义视角来看,国家间的任何交流都属于互动,而在互动中所感受到的其他文明需要一种战略手段使其共存。从自身社会实践和田野调查的经历,石教授分享了其从不同民族、宗教信仰人群间和谐共处中汲取的经验。他将不同文明的共存方式分为四大维度,即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结构性(Structuration)、稳定性(Stability)与回避程度(Avoidance)。基于上述四大维度,石教授对文化间共处的方式进行了4×4矩阵化的类型划分,并通过越南、印度尼西亚等8个特定文化现象进行案例验证。最终,石教授将多元普世观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关系内不可确定的关系、世界之世界的形成、关系秩序共存的实践。
在交流互动环节,石之瑜教授与同济大学国政师生们积极互动,围绕“国际关系下政治的概念”、“南方国家的界定与分类”、“历史社会学视角下的学科交叉”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探讨。
门洪华院长对石之瑜教授为国政师生带来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他指出,当前是大理论结束与多元理论兴起的时代,不同的观点与理论之间如何实现共存是学界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中国特色”到“中国学派”,从过去强调“竞争”到现在突出“并存”,中国学界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着重理解“共存”与“并存”的关系,确保理论“多元化”的持续。因此,国际关系理论与多元普世观的研究对未来非西方理论的发展和中国学派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