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历史政治学年会(2024)——“天下秩序的历史与理论”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23日,由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历史政治学年会——“天下秩序的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衷和楼1802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重庆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期刊编辑部的40余名学界同仁,深入探讨了天下秩序的历史和理论等历史政治学议题。
会议开幕式由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钟振明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院长杨光斌教授和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蔡三发教授分别致辞。
杨光斌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历史政治学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范围内的学术共同体初步形成,研究的范畴和范式逐渐明确。他表示,本次会议的“天下秩序”主题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能够深化对政治学与国际政治的联系与思考。
蔡三发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在历史政治学方面的研究特色,期待同济大学和人民大学未来在学科发展中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和交流,更寄希望历史政治学能通过历史经验为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出回答。
合 影
合影留念后,会议进入研讨环节。本次会议包括“天下秩序与世界政治理论”“天下秩序与中国政治理论”“天下秩序与中国思想”“天下秩序与历史比较”四场专题研讨,并举办了石之瑜教授的新书发布会。
第一场专题研讨
第一场专题研讨由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教授吴新叶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姚中秋在题为《从世界体系到新天下秩序》的发言中,分析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的对抗,提出中国有能力重建“天下秩序”。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汪仕凯教授分享题目为《“天下国家”: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解释》。他指出,“天下国家”来源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虚”“实”结合的天下观,这种结构超越了西方以弱肉强食为核心逻辑的世界体系,倡导以文明成就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从而能够塑造更合理的文明格局。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程亚文教授以《外来理论的中国问题与中国概念的外国问题》为题进行了发言。程教授分析了中西思想交流中的“以西释中”与“以中释西”两种倾向,提出超越简单的中西对立视角有助于发掘人类共同知识体系的潜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石在题为《中西方和平理论比较》的发言中,从历史角度分析中西方和平理论的共性与差异,强调尽管传统背景和策略不同,中西文明都以“永久和平”为目标。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陈玉聃分享题目是《中华文明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一种“复调”的视角》。他提出,国际关系理论的西方中心主义亟待突破,而中华文明提供了“复调”视角的可能性,能够展现中国学术在国际关系领域的理论贡献潜力和全球视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连晨超,以《天下思想与国际合法性:以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例》进行了发言。他分析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动因,认为传统的“外部压力”解释无法充分说明中国的积极姿态,而天下思想提供了更适切的国际合法性框架。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石之瑜教授对第一场专题研讨进行了总结评价。他指出,“天下”秩序研究还应深化如下关键问题:“天下”概念是否为中国所独有,“天下”秩序能否作为替代现行国际秩序的更优模式,“天下”是否具备包容性, “天下”秩序的形成与维护在多大程度上依赖现实的权力基础等。
第二场专题研讨
第二场专题研讨由《社会科学文摘》编辑部编辑郑皓颖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任锋在题为《政治学原理重构中的区域维度》的发言中,通过阐释费孝通的“民族走廊说”和钱穆的“天下社会说”,提出应发展兼具本土视角与普遍解释力的区域治体论,以深化区域研究,推动文明比较。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政治学系主任孙磊以《历史政治学视野下的“夷夏之辨”与中华民族认同的理论建构》为题进行了发言。她指出,传统中国以文化认同为中心,建立了“夷夏一统”的文明共同体。这种以天下文明为视角超越民族主义的理论尝试,为构建中华民族认同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黄晨分享了《不同的“天下”:制度史中多样化的天下观及其理论前景》。他通过制度史视角分析了三种不同的“天下”观:西周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天下,东周至唐代以文化认同为标准的“夷夏”天下,宋代后伴随着民族主义而兴起的“中国”天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江天雨在题为《作为制度的“自我革命”的历史政治学研究》的发言中,从历史和制度的双重维度解析了“自我革命”概念,提出这一政治话语源自中国传统“大一统”理念与近代政治革命史。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李欢分享了《天下秩序的“战国时代”——从康德“非社会的社会性”谈起》。他基于康德的“非社会的社会性”理论探讨了“战国时代”对天下秩序的塑造,提出通过主动构建联系,可以逐渐削弱战争的威胁,实现更弱冲突的国际秩序。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沈蜜发言为《家国互构:“家户国家”的历史政治学阐释》。她深入分析了“家户制”这一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的核心制度,指出家户制兼具公私结合与家国互构的特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汪仕凯对第二次专题研讨进行了总结点评。本场讨论提出了具有理论价值的多维问题意识,为研究提供了重要启发。
石之瑜教授新书发布会
第二场专题研讨后,会议举办了石之瑜教授的新书发布会。石教授表示新书的核心理念是推动儒家文化从中国语境走向国际,通过“文化翻译”促进全球文明间的理解与交流。他提出,通过设定角色和提供“文化贿赂”(指以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融入中国思想),儒家思想可逐步被嵌入其他文化和世界观,从而丰富国际关系理论,推动文明互鉴。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陈玉聃充分肯定了石之瑜教授的“文化翻译”尝试,但也指出儒家思想在国际关系中的潜在局限,其中包括儒家传统中的等级秩序观可能在强调主权平等和多边合作的现代国际关系中产生不适应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黄晨高度评价了石之瑜教授的新书,将其视为从中国思想中提炼普遍经验的成功尝试。他指出,该书展现了儒家思想如何在国际关系中超越单边性与双边性,提供了一种促进不同文明对话的普适框架,对当下全球化语境下的文明互动提供了理论启发与实践路径。
第三场专题研讨
第三场专题研讨由《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杜心蕾主持。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谢桂娟分享题目是《传统“天下观”创造性转化的内在逻辑及目标指向》。她提出,“天下观”源自中国的整体主义思维,且与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思想相契合。新“天下观”应摒弃传统的等级观念,构建平等互利的国际关系。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王淇分享题目是《论永久和平:陈焕章的天下主义》。王老师聚焦陈焕章的《孔教经世法》,提出陈焕章在该书中运用传统思想资源,构建了面向未来的国际秩序学说。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张舒在题为《天下体系对于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帕累托改进》的发言中,分析了现代国际体系与传统“天下体系”的差异,认为可以通过“治体三策”改进现有体系,其中包括柔性改进、文化优先发展、培养政治精英,避免两种体系之间的对立。
同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马猛猛分享题目是《从“黄仁宇命题”到信息属人化:秦汉之变与大一统国家信息能力建设的双重逻辑》。他通过秦汉制度的比较,分析了大一统国家信息治理的不同模式,并指出,经验性信息和地方性知识对现代国家而言依旧是关键资源,且现代信息治理面临“数字压迫”和“监控资本主义”的新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杜立昊在《超越帝国迷思:钱穆秩序论述的三重异议》的发言中,认为钱穆对帝国观念进行批判包括:在历史层面上,反对将传统中国视为帝国;在理论层面上,通过“一统”与“多统”的分类提出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比较框架;在经世层面上,提出国群主义,回应民族文化危机。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生侯长坤在题为《人民共和:由想象到实践的天下》的发言中,通过分析清末至现代的历史,揭示了天下主义从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的理念,到人民群众实践,最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实现的过程。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姬静怡在题为《从“身”论孟子“天下-国-家”秩序形态》的发言中,通过分析“修齐治平”概念,提出孟子的理想社会形态是基于“身—家—国—天下”秩序,这种秩序为个体提供了在伦理与政治间进行选择的空间。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盛喆在题为《王道思想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言中,提出王道并非单纯的道德统治,而是包含王权的政治体系,因而王道和霸道并非对立的道德范畴,而是在中国历史中逐步融合,成为适应现实政治的两种策略。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孙磊对第三场专题研讨进行了总结点评。孙教授指出,六位学界同仁从三种不同路径探讨了“天下”问题。其一是经史传统,其二是中观政治理论,其三是社会科学研究。这些研究路径为中国传统学问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理论价值。
第四场专题研讨
第四场专题研讨由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政治学系副主任周光俊主持。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博士生张楠代盖金伟教授分享题目是《古代中国西北边疆体系的有序建构与历史影响》。他主张边疆治理的“有序性”与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密切相关,建议在评估制度时应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关注制度与民众、国家之间的动态张力。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泉伟分享题目是《天下秩序下的潜流》。他提出虽然天下共主的理想成为王朝合法性理论的核心,但这一理想在现实中始终未能实现,因而天下主义经历了多次调适,来应对现实的挑战。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侯鹏飞以《帝国垂暮与边疆治理》为题进行了分享。他探讨了帝国在衰弱时期对边疆治理的态度及其对帝国命运的影响,提出边疆治理在帝国危机时变得尤为重要,甚至可能成为“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刘东旺分享了其与门洪华教授合作的《唐太宗大战略思想与实践研究》一文,深入探讨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化、政治、经济和军事四个维度的战略实践,其奠定了唐朝的盛世基础,展现了集权帝王的战略眼光与实践能力。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万晓以《天下一“家”:探寻前现代的东亚亲缘国际关系》进行了发言。她通过分析周、汉、唐、宋等朝代的外交政策,展示了亲缘国际关系如何在不同历史阶段发挥作用,表明这种关系通常较朝贡体系更为平等。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杨丽玉分享题目是《从天下到国家:清代中越临安府六猛之争中的疆域观》。她指出,六猛之争体现了从传统藩属体系向现代国家主权观念的转型,反映出中国从“天下观”到“国家观”、从“疆域”到“边界”意识的转变。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杨思源在题为《从甸服到荒服:越南亚宗藩体系与《禹贡》天下观的构建》的发言中,探讨了《禹贡》在构建中越宗藩关系中的作用,认为黎贵惇提出了新天下秩序框架,力求使越南在中国主导的天下政治中获得平等独立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苟煜恒在题为《异域同天:西夏的治体范式与天下秩序》的发言中,提出西夏在保持党项族群特征的同时,借鉴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出与中原类似但具有自己特色的治国模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张远在《帝国转型与现代国家的构建——以土耳其迁都作为研究对象》的发言中,提出首都的选择与迁移对土耳其现代国家的构建至关重要,认为两座城市的对立与互动塑造了土耳其从奥斯曼帝国向共和国的国家转型与现代身份。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任锋对第四场专题研讨进行了总结点评。他强调,历史政治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增补历史知识,更应深入剖析历史政治机制。历史政治学的发展要拓宽知识存量,同时重点研究历史政治机制,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与致谢
专题研讨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姚中秋进行了会议总结,同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主任孙磊教授向与会专家学者和会务组致谢。
姚中秋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历史政治学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拓展视野,解决更广泛的问题,尤其是在跨越历史与理论的鸿沟时,能够从历史事实中提炼出具有理论发展潜力的核心逻辑。他指出,西方理论多基于其特定历史,难以适应中国现状,因而中国学者应具备批判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发展更适合的理论体系。
孙磊教授在致谢中表示,感谢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对同济大学国政学院的信任,双方共同举办本次历史政治学年会,是双方在学术领域合作的良好开端。她对各位专家学者与会表示感谢,并期待诸位同仁在未来再来同济大学交流,同时对参与会务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